20100405

Санкт Питерtrifle:
話說俄國現代化……

(與黃色鬱金香,攝於宿舍)

閱讀新聞、文本其實不難發現,俄羅斯正積極現代化(модернизация),欲與世界接軌。我口說無憑,以下檢附兩則我「未必讀完」的例子:一、俄新網:〈俄羅斯將簡化制度 吸引外國高層次人才〉二、Попит.ру:〈МОДЕРНИЗАЦИЯ РОССИИ как построение нов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(俄羅斯現代化──作為新國家的創建)〉。第二篇是論文形式,假若關心議題且語言能力堪用推薦一讀。

正式的開場就在首段結束吧?

我實在不敢妄下定論此舉成效如何,僅就彼得堡生活經驗,妄以「慢」來形容,甚至是其他同音異字,亦漫亦蔓。「漫」是水氣氲然。是人走在雪融霧起的小心翼翼,及對日常態度偶有小小的偷懶,並且散渙;「蔓」是牆垣芒草蔭著,蓄勢待發、是陽台植栽如髮蓄長篷亂好具生機,人見春光難得,一時還不想爬梳整理。──我說「慢」,實卻在地鐵手扶梯靠左一旁淨道無法證明。我每每為匆忙向下的乘客捏把冷汗,想他們是愛麗絲在追執有舊懷錶的兔子,等不及費時兩分鐘的「手扶梯時光(время на эсклатаре)」,腳步便快了;來此以前,曾學過「俄羅斯是矛盾的,如國徽雙頭鷹一般,不知向左向右……」,事實誠然:人們在下地鐵時求快,卻甘心等候不定時遲早的公車、排長長的隊以領取包裹、苦候一個簽名從校園北至南、東至西,險些在雪路上跌跤……。曾自室友那聽聞:他看見救護車(скорая помощь)因尖峰時段塞車(пробка в час пик)在路中央動彈不得,狂按喇叭無用,道路駕駛只是聳肩作態:「能作什麼?」

該例太稀罕,就回憶入境前後,辦簽證有多麻煩好了;所謂的「外國人俄羅生活第一個月分」,來過都懂,是教人今生不想逢覆的,又經常在所難免。連俄國人也會說,這些事情很蠢,但要改變現況,卻又不上不下的。矛盾。

國家意識形態改變了,資本主義的「好(плюс)」還未扎實,「壞(минус)」先至。人們需要錢,所以在彼得堡上公車會有公車收費員(кондуктор)親身驗票,莫斯科先進些,在公車上用電子閘,不付費不能通關,路邊小販買水,不是打開取貨付款,是付款再自行取貨,如果先拿了未免被當小偷。我們不是飢渴一時,只是不習慣,但入境隨俗,銀貨兩訖買賣雙方心照不宣,信念很純粹。

不慍不火,慢下來。萬法有自我完整之道途,來之安之,倒想想自己為何總在倉快了。

世界閱報率最高的國家是日本,俄國人民則是印刷品閱讀率世界第一。隨處可見運輸工具上人們執讀紙文,地鐵站附近林立的書報攤,文具店販買精裝硬書皮,好讓讀者把最近閱讀的小說夾封,可以置在包包裡避免碰撞損毀。可惜網路入侵,先進、進步中國家文明的遭難,俄國亦岌岌可危。語言系老師說:「年青人的俄語錯誤百出,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用。不要學他們講那些不正統的俄文。怎麼說呢?人們也愈來愈不喜愛閱讀了。」

一個以文化著稱且自傲的國家,這話是何等語重心長。他們亦想快,可快卻是身形去了,五臟六腑稍遲、骨骼在後、擺脫不了的陰影墊底。俄國當然可以在手扶梯上無懼地猛匆,就怕踉蹌摔斷了腿,更怕送命;只是屈就等待好了,又該以哪種姿態,去迎接全球化舞台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